兒科專家:秋季要防小兒腎炎
時間:2025-07-01 11:59:17 分類:產后資訊
每到秋季,兒科兒腎小兒急性腎炎的秋季病兒便多了起來,究其原因,兒科兒腎這是秋季夏季天氣炎熱,小兒容易患膿包瘡、兒科兒腎扁桃體炎、秋季咽炎、兒科兒腎猩紅熱等由鏈球菌引起的秋季疾病,到秋季,兒科兒腎機體對鏈球菌毒素發生變態反應,秋季從而引起小兒急性腎炎。兒科兒腎
小兒腎炎屬自體免疫性疾病,秋季民間俗稱“腰子病”,兒科兒腎患兒多為5~10歲的秋季兒童,通常在感染鏈球菌后1?兒科兒腎4周發病,始則眼瞼出現輕度浮腫,同時出現肉眼血尿,尿色淡紅,如洗肉水樣,實驗室檢查尿中有蛋白及紅細胞。發病后頭幾天,患兒往往有血壓升高,有時還會出現低熱、頭昏、乏力、食欲不振,惡心等表現。
患急性腎炎后,無論病情輕重,都應臥床休息1?2周,避免劇烈活動,同時給予患兒高糖、脂肪適量的無鹽或低鹽飲食。
患病后,若治療及時得當,一般1-2周后尿量即可增加,血壓恢復正常,浮腫也隨之減輕、消退,實驗室尿液檢查也逐步恢復正常,絕大多數兒童可以完全康復如初。學齡兒童一般在2?3周后可恢復上學,但3個月內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預防小兒急性腎炎,關鍵在于防止鏈球菌感染,經常給小兒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防止膿包瘡。增強體質,預防感冒、咽炎、扁桃體炎、猩紅熱等鏈球菌感染。一旦感染,應及早治療,及時治愈,以杜絕后患。對腎炎還未完全痊愈者,應防止再次發生鏈球菌感染,以免腎炎延誤難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