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師:父母多用“3+2”,寶寶爬得又快又好
不少寶媽在寶寶八個月+2時候就比較擔心怎么寶寶還不會爬,但其實八個月的育兒用寶寶寶不會爬行是正常的,但是師父已經到了學習爬行的月齡,這時候家長可以勤快些,母多用正確的寶爬引導方法來幫助寶寶快速學會爬行。
中文名 | 爬行運動 | 注意事項 | 時間不宜過長 |
特殊性 | 水平運動 | 優 點 | 平小腹,得又利腸胃,快又健四肢 |
寶寶+2動作發育是有規律的,就像先學會翻身,育兒用寶然后學坐,師父再學爬,母多到了學習每一項技能的寶爬時候,都會給爸爸媽媽釋放一些“身體信號”,得又看到寶寶有這些信號的快又時候,就要幫助他們開始訓練了+2

因此寶媽寶爸在于寶寶相處過程中可以觀察一下寶寶的狀態,是否有出現一下這個“身體信號”,這樣就能在恰當的時間幫助寶寶發育。
學爬前的身體信號
大多數寶寶到了爬行的年齡,自己就會對爬行、走路等一系列行為感到新奇,對這方面的好奇心也會增加,而且自己對于周圍玩具的拿取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此時家長就可以適當鍛煉寶寶了,但是要注意以引導為主,如果寶寶比較排斥應該采用溫和的方式幫助其爬行。
“四肢滑動”
寶寶在原地不斷做像游泳一樣的“四肢滑動”動作,但沒辦法前進。原地匍匐,全身都出現扭動的動作,雙手雙腳都會不聽的劃動,但就是沒有辦法自己爬行。

翻身前進
寶寶翻身自如,有時靠翻身能完成前進或挪動。此時說明寶寶以及有了爬行的意識,但是由于不太會使用自己的手腳,所以只能通過翻身來達到前進的目的。
原地轉圈
寶寶原地轉圈兒,有的是后退著爬。這時寶寶大多很想前進,但是只會用手撐著地不斷后退或者是原地打轉轉。這是因為寶寶對“向前爬行”有緊張心理,所以爸爸媽媽就要幫助寶寶,讓他們克服害怕向前爬的心理,引導他們大膽的向前爬。

寶寶爬行“兩部曲”
出現以上這些情況爸媽就可以開始鍛煉寶寶的爬行能力了,可不要小瞧了爬行的好處,寶寶爬的好對他們胯骨、腿骨、脊柱等都有好處。
不少兒科也會建議在寶寶發育過程多鼓勵爬行對其大腦發育也是有好處的。而且爬行作為走路的基礎,只有掌握好了爬行以后走路才能順利過渡。

從“翻滾”開始
讓寶寶躺在柔軟、平整的墊子上面,然后家長把寶寶平時玩的小球或者小汽車從寶寶身邊推出一小段距離,讓寶寶自己去拿,這時寶寶就會想方設法的旋轉360°去拿,也就讓他們完成從仰臥到俯臥的這個過程。
當寶寶順利拿到玩具后,他們會表現的很開心,而此時寶寶的興致非常高,爸爸媽媽就可以趁這個機會讓寶寶來練習爬行了。
借助工具鍛煉
把寶寶放在床上或者墊子上趴著,然后在寶寶的面前放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鼓勵寶寶自己挪動過來拿,如果寶寶不敢向前,那另一個家長可以去推推寶寶的腳板底,寶寶受到推力的作用,自然就會往前面挪了。

當他們感覺到往前面挪的時候,距離玩具會越來越近,那么就激發起他們去拿玩具的興趣,家長們看到這一幕就應該再次鼓勵寶寶去拿玩具,只要寶寶有一次拿到玩具,那慢慢就敢向前爬了。
毛毯引導:家長們可以用一條比較輕薄的毛毯將寶寶的腹部兜住,然后爸爸把毛毯提起來,這樣寶寶的體重就會落在手和膝蓋上面,然后推動寶寶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后,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輪流進行。

席子引導:家長們可以把家里的席子或者小被子卷起來;然后讓寶寶趴在卷起來的席子上,將卷起來那部分壓在身體下面;然后家長推動席子,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寶寶也可以借助席子展開的推力輕松、大膽的向前挪動,這樣寶寶也會覺得特別好玩,從而多練習幾次就會爬了。
鍛煉時注意事項
在做爬行訓練時,不要把目標物體放置的離寶寶太遠。要放在寶寶通過努力就能到達的地方,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加有自信,從來就更有動力的主動去學習爬行。在做爬行訓練的過程中要適當的讓寶寶休息,家長不要太心急。

寶寶學爬不是一次兩次就會的,是通過緩慢、反復練習的,而且要多給寶寶贊揚和鼓勵,不要把寶寶太笨了這樣的話語掛嘴邊,寶寶是聽的懂的。給寶寶鍛煉爬行的地方要安全,不能太軟。太軟會增加爬行的難度,一般我們在地板上鋪上地毯或者是鋪上寶寶的爬行墊就可以了。
“爬行”訓練好處
很多家長不太重視讓寶寶爬行,反而是想早點讓寶寶學會走路,其實多讓寶寶爬爬好處很多。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個爬行的動作對于寶寶的思維都是有促進作用的。

分辨能力更高
經常練習爬行的寶寶,分辨能力也相對高一點。他們的神經纖維聯系成網較早、視聽動作協調會比較靈敏,這對以后的學習成長會產生深遠影響。
促進思維發展
當寶寶在練習爬行時,大腦同時也在思考著,這樣就能促進前庭和小腦的發育,對將來思維發展有很大幫助。

幫助身高發育
寶寶在練習爬行過程中,將身體展開,從而促進了脊柱延長拉伸,因而對寶寶的身高發育有幫助。
骨骼發育強壯
爬行過程中,寶寶的手用力比較多,經常爬行還能讓寶寶骨骼發育強健,為以后鍛煉耐力打下不錯的基礎。

站立行走基礎
爬行的時候需要寶寶全身各部位都參與到其中,通過爬行就可以鍛煉寶寶的肌力、平衡能力、手腳眼的協調能力,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又可以擴大寶寶的探索空間,促進感知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如果家長能給寶寶提供足夠多俯臥的時間,讓他們呆在地板上,那寶寶在7-8個月就可以開始練習爬行了,到了10個月就能順利爬行。所以在這個階段要盡可能的經常陪著孩子一起趴在地上,既鍛煉了寶寶,也增加了親子關系!
參考資料 1.本刊編輯部.《0~2歲寶寶大動作發育探索 抬頭 翻身 坐 爬 站 走……我家寶寶發育遲了嗎?》.時尚育兒 [著作出版日期 2011-08-20] [引用日期 2022-04-27] 2.李艷鳴.《寶寶會爬很重要》.大眾健康 [著作出版日期 2015-08-02] [引用日期 2022-04-27] 3.王曉輝.《促進幼兒比較判斷能力發展的N個策略(3)》.家庭:育兒 [著作出版日期 2012-09-23] [引用日期 2022-04-27](責任編輯:健康科普)
-
囊胚移植后著床過程為:植入一顆五天囊胚;受精卵從囊胚發育到擴展囊胚階段。細胞快速分裂,從囊胚腔中逐漸孵化;受精卵Attach粘附在子宮內膜上準備著床;受精卵產生一種蛋白質分解酶,溶解和它接觸的子宮內膜 ...[詳細]
-
懷孕38周準媽媽生活注意事項: 1、孕媽咪可能又開始經歷腿部水腫,這是懷孕必經之路,尤其是在末期。盡管如此,如果是額外的手、臉水腫或是突發的嚴重的腳部、腳踝水腫,媽咪還是要盡 快咨詢健康管理師。 ...[詳細]
-
孕期B超對優生優育、減少圍產期新生兒死亡率有積極意義。那么孕期做幾次B超、什么時候做合適呢?一般在孕期做B超以不超過4次為好。這4次的時間段分別是:1、懷孕早期在停經6周后,除了婦科的常規檢查之外,應 ...[詳細]
-
多數孕婦在孕早期會出現便秘、腹脹、惡心、食欲不佳和孕吐等早孕反應,所以準媽媽孕早期的飲食要清淡……準媽媽,孕早期你該怎么吃?孕早期是指末次月經起至懷孕第12周末,即女性懷孕的前3個月。這個階段是胎兒的 ...[詳細]
-
強強對陣,“嬰雄”輩出!第三屆宜品《中國好導購》全國總決賽蓄勢待發!
實體商業加速變革,線下的導購員們也正經歷著職業價值的一次又一次重構。宜品乳業聚焦到“人”,從根源賦能渠道,連續三年舉辦宜品《中國好導購》賽事,以賽促學、以訓強技,為導購員們搭建 ...[詳細]
-
兒童抽動癥又叫多發性抽動癥。這種病和兒童多動癥都屬于兒童心理和行為異常,都與兒童心理素質不穩定有關。因為兩者名字類似,表現也有某些相似之處,故容易混淆。但仔細鑒別,這兩種疾病不能等同,治療也不盡相同。 ...[詳細]
-
對孕婦來說,在懷孕初期,最危險的事情莫過于宮外孕與流產,而發生這兩種情況時孕婦都會發生腹痛、陰道流血,因此,如果孕婦一旦發現腹痛或陰道流血,需及時就醫。 孕初期的媽咪,哪怕只是普通的腹痛腹瀉,也有引起 ...[詳細]
-
在我國,乙型肝炎發病率較高,已有10%是乙型病毒標志的慢性攜帶者,要想控制這種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一般來說,凡沒有感染過乙肝病毒者都應該注射乙肝疫苗。但需要接種乙肝疫苗重點應用人群應 ...[詳細]
-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也是人工耳蝸類耗材集采在湖南落地執行的第一天。這天,患感音神經性聽覺喪失的8個月大的汐汐化名)結束了等待,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接受了雙側人工耳蝸手術。不久后經過開機和調試,汐汐將過上 ...[詳細]
-
國際夏令營的輔導員發現,美國孩子膽子特別大,他們不怕天黑,不怕單獨外出,不怕山高水急;說話“沖”,善交際,也比較有主意。在這方面,其他國家的孩子就不如美國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呢?富有20多年兒童教育經驗 ...[詳細]